abc的三字词语五杂俎的意思,五杂俎的拼音拼音:wǔ zá zǔ 注音:ㄨˇ ㄗㄚˊ ㄗㄨˇ 结构:五(独体结构)杂(上下结构)俎(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五杂组”。 引证解释:⒈ 后人仿其作,成为诗体的一种。 引亦作“五杂组”。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復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 网络解释:五杂俎《五杂俎》是明代的一部著名的笔记著作,明谢肇淛撰。全书十六卷,说古道今,分类记事,计有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名作。字义分解 五读音:wǔ 五wǔ(1)(数)四加一后所得。(2)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工尺〕。 杂读音:zá杂zá(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 俎读音:zǔ俎zǔ(1)(名)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的器具。(2)(名)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刀~。(3)(名)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