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比年不登的意思,比年不登的拼音拼音:bǐ nián bù dēng 词性:成语 注音:ㄅ一ˇ ㄋ一ㄢˊ ㄅㄨˋ ㄉㄥ 解释 词语解释: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hAo86.亦作“比岁不登”。国语词典:登,成熟。比年不登指农产连年歉收。《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也作「比岁不登」、「岁比不登」。 成语解释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晋书 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比岁不登、岁比不登 比年不登作谓语、定语;指农业欠收。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比年不登成语出处: 《晋书·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字义分解 比读音:bǐ 比bǐ(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3)(动)比画:连说带~。(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年读音:nián年nián(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5)(名)时期;时代。(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7)(名)年节。(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9)(名)(Nián)姓。 不读音:bù[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登读音:dēng登dēng(1)(动)上、升:~山。(2)(动)刊登或记载:~记。(3)(动)踩、踏:用力踩~。(4)(形)成熟:五谷丰~。(5)(动)〈方〉穿(鞋、裤等):~上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