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颠来倒去的意思,颠来倒去的拼音拼音:diān lái dǎo qù 词性:成语 注音:ㄉ一ㄢ ㄌㄞˊ ㄉㄠˇ ㄑㄨˋ 造句 张大妈拿着儿子寄来的信,颠来倒去看了好几遍。 他颠来倒去地重复着同一个故事。 读相关的两条消息,颠来倒去读,读过来读过去,都没有看出对这么大的违法、违规数字会怎么着。 就那么点事,他颠来倒去地说个没完。 她把它打开到正确的页面然后把目录颠来倒去地翻。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 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 .“别再颠来倒去地看地图了!”他厉声说道。 这篇文章里颠来倒去就这么几个词。 尤其是课内,沈老师说,现在低年级的语文课讲得太复杂,颠来倒去,没有低年级语文课的味。 解释 词语解释:颠来倒去diānlái-dǎoqù (1) 翻过来倒过去,重复烦琐 (.好工具)英harpon;over and over;merely ring changes on a few terms引证解释:⒈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引《朱子语类》卷六四:“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颠来倒去,都只是这一箇道理做出来。” 国语词典: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成语解释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4卷:“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颠来倒去,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来。” 茅盾《路》五:“有这样盘算,在他心头颠来倒去。” 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翻来覆去、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颠来倒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来回重复。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颠来倒去颠来倒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iān lái dǎo qù,释义: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字义分解 颠读音:diān 颠diān(1)(名)头顶。(2)(名)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树~。(3)(动)颠簸:车~得厉害。(4)(动)跌倒:~覆。(5)(动)〈方〉跳起来跑:连跑带~。 来读音:lái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倒读音:dǎo,dào[ dǎ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去读音:qù去qù(1)(动)离开:拿~|~世|~职|~留两便。(2)(动)失去;失掉:大势已~。(3)(动)除去;除掉:~病|~火|~皮。(4)(动)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5)(副)过去的;特指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6)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向|从成都~重庆。(7)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你们~考虑考虑。(8)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9)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提水~浇花|要从主要方面~检查。(10)去声:平上~入。去qù(动)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在这出戏中;他~厂长。去qù(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拿~|捎~。(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