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阳九之会的意思,阳九之会的拼音拼音:yáng jiǔ zhī huì 解释 词语解释:阳九:古代术数家的说法,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外有灾岁九,.称为“阳九”。指灾难之年或厄运。成语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阳九之厄、阳九百六 阳九之会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阳读音:yáng 阳(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4)(形)凸出的:~文。(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7)(形)带正电的:~电|~极。(8)(名)指男性生殖器。(9)姓。 九读音:jiǔ[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会读音:huì,kuài[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