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没衷一是的意思,没衷一是的拼音拼音:mò zhōng yī shì 词性:成语 注音:ㄇㄛˋ ㄓㄨㄥ 一 ㄕˋ 解释 词语解释:谓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引证解释:⒈ 谓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 引郭沫若《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成语解释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 郭沫若《盲肠炎 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莫衷一是 没衷一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没衷一是没衷一是,读音mò zhōng yī shì,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出自《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字义分解 没读音:méi,mò[ mò ] 1.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2.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3. 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 4.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 5. 终,尽:没世。没齿不忘。 6. 同“殁”。 衷读音:zhōng衷zhōng(1)(形)内心:~肠|~心。(2)同“中”。见〔折中〕。 一读音:yī一yī(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形)专一:~心~意。(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一yī(名) 是读音:shì[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没衷一是的abcd的四字词语, 一的abcd的四字词语, 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