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梅勒章京的意思,梅勒章京的拼音拼音:méi lè zhāng jīng 注音:ㄇㄟˊ ㄌㄜˋ ㄓㄤ ㄐ一ㄥ 解释 词语解释:1.亦称"梅勒额真"。亦称"梅楞章京"。 2.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引证解释:⒈ 亦称“梅楞章京”。亦称“梅勒额真”。满语。 清代八旗官名。 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引《清文献通考·职官一》:“凡我国官名,俱易以满语,勿仍袭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旧名……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 网络解释:梅勒章京清朝官爵名。清初官爵名多袭用明朝旧称,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年),易满语,改副将为梅勒章京。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将作为爵名的梅勒章京改称阿思哈尼哈番。乾隆元年(1723),定阿思哈尼哈番的汉字为男。字义分解 梅读音:méi 梅méi(1)(名)乔木;性耐寒;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果实球形;味酸。(2)(名)这种植物的花。(3)(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4)(名)(Méi)姓。 勒读音:lè,lēi[ lè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勒。 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勒马。 3. 强制:勒令。勒索。 4. 统率:勒兵。 5. 雕刻:勒石。勒碑。勒铭。 章读音:zhāng章zhāng(1)(名)本义: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2)(名)条目。(3)(名)条理。(4)(名)章程。(5)(名)奏章。(6)(名)(Zhānɡ)姓。章zhāng(1)(名)图章:印~|盖~。(2)(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京读音:jīng京jīng(1)(名)首都:~城|~师。(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3)(名)(Jīnɡ)姓。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梅勒章京的abcd的四字词语, 梅的abcd的四字词语, 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