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迷里咕咚的意思,迷里咕咚的拼音拼音:mí lǐ gū dōng 注音:ㄇ一ˊ ㄌ一ˇ ㄍㄨ ㄉㄨㄥ 解释 词语解释:迷迷糊糊。引证解释:⒈ 迷迷糊糊。 引木青《不许收穫的秋天》第六章:“阿奎睡得迷里咕咚。” 网络解释:迷里咕咚迷里咕咚汉语词汇,读音为mí lǐ gū dōng,解释为迷迷糊糊字义分解 迷读音:mí 迷mí(1)本义:(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里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咕读音:gū咕gū象声词;母鸡、斑鸠等的叫声。 咚读音:dōng咚dōng(拟)重东西撞击落地声或击鼓、敲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