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灵武之役的意思,灵武之役的拼音拼音:líng wǔ zhī yì 注音:ㄌ一ㄥˊ ㄨˇ ㄓ 一ˋ 解释 词语解释:东汉段颎曾大破东羌于灵武谷。见《后汉书.段颎传》。后以"灵武之役"借指战胜异族的关键战役。引证解释:⒈ 东汉段熲曾大破东羌于灵武谷。见《后汉书·段熲传》。后以“灵武之役”借指战胜异族的关键战役。 引明黄宗羲《黄复仲墓表》:“中原横溃, 何君谓寇深矣, 江南豫储一劲旅以待灵武之役,天下事尚可为也。” 网络解释:灵武之役"灵武之役",东汉 段熲曾大破 东羌 于 灵武谷 。见《后汉书·段熲传》。后以“灵武之役”借指战胜异族的关键战役。字义分解 灵读音:líng 灵líng(1)(形)灵活;灵巧:~敏|~机|~便|心~手巧|耳朵很~|机件失~|资金周转不~。(2)(名)精神;灵魂:心~|英~。(3)(名)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怪。(4)(形)灵验:~药|这个法子很~。(5)(名)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移~|停~|~位|~前摆满了花圈。 武读音:wǔ[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役读音:yì役yì(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3)(动)驱使:奴~。(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5)(名)战争;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