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励精求治的意思,励精求治的拼音拼音:lì jīng qiú zhì 词性:成语 注音:ㄌ一ˋ ㄐ一ㄥ ㄑ一ㄡˊ ㄓˋ 解释 词语解释: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引证解释:⒈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引《新唐书·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 国语词典: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七四.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也作「厉精图治」。 成语解释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新唐书·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励精求治,岂言而不用哉?” 厉精求治、励精图治 励精求治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励精求治励精求治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ì jīng qiú zhì,意思是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出自《汉书·魏相传》。字义分解 励读音:lì 励lì(1)(动)劝勉:勉~|鼓~|奖~。(2)(Lì)姓。 精读音:jīng精jīng(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8)(名)精液;精子:遗~|受~。(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求读音:qiú求qiú(1)(动)请求:~救|~教。(2)(动)要求:精益~精。(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5)姓。 治读音:zhì治zhì(1)基本义:(动)治理:(动)治理(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4)(动)医治:~病。(5)(动)消灭(害虫):~虫|~蝗。(6)(动)惩办:~罪。(7)(动)研究:~学。(8)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