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黏皮着骨的意思,黏皮着骨的拼音拼音:nián pí zhuó gǔ 词性:成语 注音:ㄋ一ㄢˊ ㄆ一ˊ ˙ㄓㄜ ㄍㄨˇ 解释 词语解释:黏皮着骨nián pí zhe gǔ (1) 皮和骨头粘在一起脱不开。比喻办hAo86.事不麻利、纠缠不清或头绪纷乱 例原来赵三为人粗暴,动不动自夸道:“我是一刀两段的性子,不学那黏皮着骨。”——《警世通言》英insistent and unrelenting conduct引证解释:⒈ 见“黏皮带骨”。 成语解释见“黏皮带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黏皮带骨 黏皮着骨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办事刻板。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黏皮着骨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字义分解 黏读音:nián 黏nián(形)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虫|~度|~米|~性。 皮读音:pí皮pí(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4)(名)表面:地~|水~儿。(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6)(形)有韧性的:~糖。(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8)(形)顽皮;调皮。(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 着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zhuó ]1. 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2. 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4. 下落,来源:着落。 5. 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骨读音:gǔ,gū[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