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百里之才的意思,百里之才的拼音拼音:bǎi lǐ zhī cái 词性:成语 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ㄓ ㄘㄞˊ 造句 蜀丞相诸葛亮曾言徐庶的道德高尚,非百里之才。 “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 百里之才是怎么被秦君发现的? 府君手下百里之才处处皆是,奈何独劳我一腐朽之人。 义浩非百里之才,岂可如此荒废!如义浩所言,既然大汉已然无救,那就让我曹操来重新开创一个盛世吧。 贾大人才智高绝,远非百里之才,他日定能高升州郡! 这时,诸葛亮出面为蒋琬求情,他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劝刘备重用蒋琬,使刘备对蒋琬刮目相看。 解释 词语解释:百里:古代一县约管辖方圆百里的面积,后用“百里”为县的代称。指治理一个县的才能。国语词典:才能足以治理一个县邑的人。 成语解释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百里才 百里之才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百里之才百里之才,拼音bǎi lǐ zhī cái,汉语词语,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字义分解 百读音:bǎi 百bǎi(1)bǎi(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2)bǎi(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3)bó〔百色〕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里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才读音:cái才cái(1)(名)才能。(2)(名)有才能的人:~子。(3)(名)姓。(4)(副)基本义:刚才;表示以前不久。(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