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三大政策的意思,三大政策的拼音拼音:sān dà zhèng cè 注音:ㄙㄢ ㄉㄚˋ ㄓㄥˋ ㄘㄜˋ 解释 词语解释:指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引证解释:⒈ 指孙中山制定的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引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五节:“这种三民主义即是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 网络解释:三大政策三大政策,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3年底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会议,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 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以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为中心。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相同,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字义分解 三读音:sān 三sān(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大读音:dà,dài[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政读音:zhèng政zhèng(1)(名)本义:政事;政治:政事;政治(2)(名)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3)(名)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4)(名)(Zhènɡ)姓。 策读音:cè策cè(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4)(名)计谋;办法:上~|献~。(5)(名)姓。(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