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含垢藏疾的意思,含垢藏疾的拼音拼音:hán gòu cáng jí 词性:成语 注音:ㄏㄢˊ ㄍㄡˇ ㄘㄤˊ ㄐ一ˊ 解释 词语解释:包容污垢,藏匿恶物。形容宽仁(好工具.)大度。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国君含垢。” 引证解释:⒈ 参见“含垢”。参见“含垢”。 引包容污垢,藏匿恶物。形容宽仁大度。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藪藏疾……国君含垢。” 国语词典: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国君应有容忍耻辱的宽大气度。《周书.卷二○.贺兰祥传》:「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邻好,申之以婚姻。」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纳污」。 成语解释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三国志 魏公孙渊传》) 含垢纳污 含垢藏疾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宽仁大度。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含垢藏疾含垢藏疾,读音:hán gǒu cáng j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意为: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字义分解 含读音:hán 含hán(1)(动)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一口水|~着青果。(2)(动)藏在里面;包含:~着眼泪|这种梨~的水分很多。(3)(动)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怒|~羞|~笑。 垢读音:gòu1.污秽;肮脏:蓬头~面。 2.脏东西:油~。牙~。泥~。 3.耻辱:含~忍辱。 藏读音:cáng,zàng[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疾读音:jí疾jí(1)(名)疾病:积劳成~。(2)(名)痛苦:~苦。(3)(动)痛恨:~恶如仇。疾jí(形)急速;猛烈:~风|~驰|~走|大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