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修文偃武的意思,修文偃武的拼音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词性:成语 注音:ㄒ一ㄡ ㄨㄣˊ 一ㄢˇ ㄨˇ 造句 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 毓秀钟灵,江山得良材之助;修文偃武,人物尽学识之长。 那时八龄天子,坐享承平,归马放牛,修文偃武,太常纪绩,颁世禄以报功,胜国搜贤,予隆谥以表节。 松绑开渠民富裕,修文偃武国昌荣。 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也。 另一方面,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并逐渐形成了修文偃武、讳言用兵的风气。 解释 词语解释:提倡文教,停(.好工具)息武备。 引证解释:⒈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参见“偃武修文”。 引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国语词典: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成语解释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20回:“那时宋朝自从南渡以来,家国偏安,仅云小康,正是修文偃武之际,重的极是文人。” 偃武修文 修文偃武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修文偃武修文偃武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提倡文教,停息武事。字义分解 修读音:xiū[ xiū ]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 ),高: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偃读音:yǎn偃yǎn(1)(动)〈书〉仰面倒下;放倒:~松|~卧。(2)(动)〈书〉停止:~旗息鼓。 武读音:wǔ[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