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农历的意思,农历的拼音拼音:nóng lì 词性:名词 注音:ㄋㄨㄥˊ ㄌ一ˋ 结构:农(独体结构)历(半包围结构) 反义词:公元,公历,新历, 造句 大大咧咧的我一直都是糊里糊涂的过日子,有时候甚至忘了阳历和农历。昨天在朋友的提醒下才知道感恩节快到了。此时此刻,想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同学和朋友,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还要感谢那些对我有成见的陌..。 泼水节: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是傣历新年。 9月6日,农历七月廿四,农历逢四逢九是邵武市和平镇赶圩的日子。 农历二月是春种的时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家家户户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公历9月11日。 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只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才有一龙一猪的相会。 开发的应用程序,阳历转农历,开发日历、日程系统可以拿来参考。 中国的节气是按照农历排下来的。 又是一个农历新年,连绵的春雨为这中国人的节日凭添了些许别样的气质。 解释 词语解释:农历nónglì (1) 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好工具)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英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引证解释:⒈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⒉ 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国语词典: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以太阳运行的观测为主要依据,月相的观察为附属,观测太阳的定点即为二十四节气。因适用于农事生产的时序,所以称为「农历」,与民国以后所采用的阳历不同。参见「夏历」条。 网络解释:农历 (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阴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字义分解 农读音:nóng 农nóng(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2)(名)农民:~会|~协|~夫|~妇。(3)(名)(Nónɡ)姓。 历读音:lì历lì(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历lì(1)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2)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农历的ab的二字词语, 农历的ab的二字词语, 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