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黄龍的意思,黄龍的拼音拼音:huáng lóng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龍(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即黄龙。 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谶讳家以为是帝王之瑞征。 指真命天子。 舰船名。 古城名。即龙城。 星座名。 比喻成条成片的黄色烟尘或沙漠。 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 指长枪。 端溪砚石品名。 (好工具.)借指黄河。 府名。 黄铜铸成的龙,以为盟约的信物。 引证解释:⒈ 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谶讳家以为是帝王之瑞征。 引《吕氏春秋·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 ⒉ 指真命天子。 引唐吕岩《参黄龙机悟后呈偈》诗:“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⒊ 黄铜铸成的龙,以为盟约的信物。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羣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餘人。 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鎰。时有巴郡閬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 引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盟曰:‘ 秦犯夷,输黄龙一双; 夷犯秦,输清酒一钟。’” ⒋ 星座名。 引唐杨炯《浑天赋》:“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⒌ 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 引清谭莹《重有感》诗之五:“青雀黄龙賸劫灰,拖罾应募却环来。” ⒍ 舰船名。 引《隋书·杨素传》:“素居永安,造大舰,名曰五牙……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⒎ 指长枪。 引明沉采《千金记·游说》:“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 ⒏ 古城名。即龙城。 引唐沉佺期《杂诗》之三:“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⒐ 府名。 契丹天显元年(公元926年)置。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保宁七年(公元975年)废, 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复置。 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改为济州。 引《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⒑ 端溪砚石品名。 引宋范纂《端溪砚谱》:“石之病者……曰黄龙,灰黄色,如龙蛇横斜布石上。” ⒒ 借指黄河。 引郭沫若《豫秦晋纪游·访花园口》诗:“东风渠上舒长望,已伏黄龙护我华。” ⒓ 比喻成条成片的黄色烟尘或沙漠。 引《文汇报》1982.6.23:“从此, 吴淞上空肆虐二十多年的七条黄龙被真正制服了。” 字义分解 黄读音:huáng 黄huáng(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3)(Huánɡ)姓。黄huáng(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龍读音:lóng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 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 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 6.姓。如秦代有龍且。 7.二一四部首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