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鼎俎的意思,鼎俎的拼音拼音:dǐng zǔ 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ˇ 结构:鼎(半包围结构)俎(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泛称割烹的用具。 (好工具.)割烹。 引证解释:⒈ 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 引《周礼·天官·内饔》:“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 ⒉ 泛称割烹的用具。 引《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 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⒊ 割烹。 引《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 国语词典:烹煮切割的器具。 网络解释:鼎俎鼎俎,汉语词汇。拼音:dǐng zǔ释义:1、鼎和俎。2、.泛称割烹的用具。3、.割烹。字义分解 鼎读音:dǐng 鼎dǐng(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2)(副)正当、 正在:~盛。 俎读音:zǔ俎zǔ(1)(名)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的器具。(2)(名)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刀~。(3)(名)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