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恕道的意思,恕道的拼音拼音:shù dào 注音:ㄕㄨˋ ㄉㄠˋ 结构:恕(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造句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就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儒家恕道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出鲜明独特的公法化的个性特征。 仁道精神可以消弭种族中心主义心态,恕道原则是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良好方式。 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杨过讲究量刑处罚,对于罪不致死者,只是出手薄惩,他自从娶了小龙女、有了杨若男之后,心肠更是软了很多,颇得恕道精髓,总给人留一线生机,改过自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心理相容还包括教师要善待后进生,发扬孔子的“恕道”精神。 其提出的很多原则,如仁道精神、恕道原则等,都可成为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 解释 词语解释:宽仁之道。引证解释:⒈ 宽仁之道。 引汉刘向《说苑·至公》:“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 伊吕是也。” 国语词典: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的修身道理。 如:「做人得讲恕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网络解释:恕道恕道,汉语词汇。拼音:shù dào释义:宽仁之道。字义分解 恕读音:shù 恕shù(动)宽恕;原谅。 道读音:dào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