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力役的意思,力役的拼音拼音:lì yì 注音:ㄌ一ˋ 一ˋ 结构:力(独体结构)役(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以武力征伐。2.劳役。 3.征用民力。 4.hAo86.服役;干体力活。 引证解释:⒈ 以武力征伐。 引《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⒉ 劳役。 引《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⒊ 征用民力。 引《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 ⒋ 服役;干体力活。 引宋沉俶《谐史》:“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復。” 国语词典:以武力征伐。 网络解释:力役力役,汉语词汇。拼音:lì yì释义:1、以武力征伐。2. 劳役。3. 征用民力。4、服役;干体力活。字义分解 力读音:lì 力lì(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5)(名)(Lì)姓。 役读音:yì役yì(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3)(动)驱使:奴~。(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5)(名)战争;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