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发舒的意思,发舒的拼音拼音:fā shū 注音:ㄈㄚ ㄕㄨ 结构:发(独体结构)舒(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立功扬名,得志显达。2.扩散;发散。 3.放纵;任意妄为。 4.抒发;发泄。 5.指阐发。 6.高昂,亢奋。 7.hAo86.放达。 8.无约束。 9.指花展开。 10.施展。 11.充分发展。 引证解释:⒈ 犹放纵;任意妄为。 引《史记·陈涉世家》:“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陈王斩之。” ⒉ 扩散;发散。 引《汉书·梁王刘立传》:“永始中,相禹奏立对外家怨望,有恶言。有司案验,因发淫乱事,奏立禽兽行,请诛。太中大夫谷永上疏曰:‘……案事者乃验问恶言,何故猥自发舒?’” ⒊ 犹言立功扬名,得志显达。 引明袁宏道《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盖天下唯至翕生至张,山以翕为体,而夭乔以蕃为用。故唯母之凝结,乃献夫之所以发舒也。” ⒋ 抒发;发泄。 引明方孝孺《与讷斋先生》:“辱书惠……惊喜交至,若接晤言,而书辞恳惻,上昭国恩,次述先美,穆乎仁义之发舒,自非积诸中者深且厚,何能至是乎?” ⒌ 指阐发。 引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六章:“他从没有把这常识发舒出来,引证到事实上,更不必说影响他人了。” ⒍ 犹高昂,亢奋。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督抚·秦中丞》:“既訐上官得志,意气益发舒,人多畏恶之。” ⒎ 犹放达。 《明史·周忱传》:“歷宣德、正统二十年间,朝廷委任益专。两遭亲丧,皆起復视事。 引忱以此益发舒,见利害必言,言无不听。” ⒏ 犹言无约束。 《明史·徐阶传》:“会问阶知人之难。 引阶对曰:‘大奸似忠,大诈似信。惟广听纳,则穷凶极恶,人为我攖之……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帝称善。言路益发舒。” ⒐ 指花展开。 引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养兰诀》:“草木经夏,焦灼之后,必得此一番浓厚露气,濡养两月,方得含膏孕秀,以待来春发舒。” ⒑ 犹施展。 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魏汤二尚书敭歷槐棘,多所发舒。” ⒒ 犹言充分发展。 引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鋭于千载。” 网络解释:发舒发舒,是汉语词汇,拼音fā shū,解释为放纵;任意妄为。字义分解 发读音:fā,fà[ fā ]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舒读音:shū舒shū(1)本义:(动)伸展;宽解(拘束或憋闷状态):(动)伸展;宽解(拘束或憋闷状态)(2)〈书〉(形)缓慢;从容:~缓。(3)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