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官帖的意思,官帖的拼音拼音:guān tiē 注音:ㄍㄨㄢ ㄊ一ㄝˋ 结构:官(上下结构)帖(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官府刻印或拓就的名家字帖。引证解释:⒈ 见“官法帖”。 ⒉ 清代户部发给商人的营业许可证。见《六部成语·户部·官帖》。 ⒊ 即钱帖。 清末东北三省官银钱号局所发行的钱钞的统称。官帖面额有一吊至一百吊多种。后因发行过滥,兑价日跌,几成废纸。 国语词典:官刻的字帖。 如:「你别怀疑这古董的来处, 它可是花了大把官帖买来的。」 网络解释:官帖官帖,读音guān tiě,汉语词语,指清代户部发给商人的营业许可证,也指钱帖、通知。字义分解 官读音:guān 官guān(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4)(Guān)姓。(5)(名)器官:五~|感~。 帖读音:tiè,tiě,tiē[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