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揭帖的意思,揭帖的拼音拼音:jiē tiě 注音:ㄐ一ㄝ ㄊ一ㄝˇ 结构:揭(左右结构)帖(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揭帖jiētiě (1)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英notice引证解释:⒈ 见“揭贴”。 ⒉ 古代公文的一种。 引元虞集《京畿都漕运使善政记》:“收支之数,有所勘会,止从本司揭帖图帐申报,无烦文也。” ⒊ 旧时称张贴的启事、公告。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国语词典:旧时张贴的通告。 网络解释:揭帖揭帖是唐代以后农民起义者向公众进行宣传的一种方式。最初,农民起义者只知道口头宣传,唐以后逐渐发展到文字宣传。他们经常在街市和公共场所散发预制的宣传品,当时称为“匿名帖子”。明末农民起义军利用揭帖进行宣传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揭帖中有誊写的也有印刷的,类似传单。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每到一地都立即用揭帖宣传“免赋”、“均田”等政策,宣传严明的军纪,有时还在揭帖上公布当地豪绅地主的姓名,号召苦主对他们提出控诉,对发动农民支持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起了重要作用。农民起义军派往敌后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利用揭帖动摇、瓦解敌军,对敌人有很大的精神逼迫作用。这些宣传品在当时起着近似报纸的作用。字义分解 揭读音:jiē[ jiē ] 1.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揭锅。揭幕。 2.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 3. 高举:揭竿而起。 4. 标示: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 5. 扛,持。 6. 姓。 帖读音:tiè,tiě,tiē[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