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讬寄的意思,讬寄的拼音拼音:tuō jì 结构:讬(左右结构)寄(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付托。2.指所受付托。 3.谓寄托情意。 4.委托寄送。引证解释:付托。 《晋书·张华传》:“会帝问华 :‘谁可託寄后事者?’” 指所受付托。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相公宠擢之荣,託寄之重,自国朝已来,三者兼之甚鲜矣。” 谓寄托情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孙兴公作《庾公誄》,文多託寄之辞。” 元欧阳玄《墨梅赋》:“彼翰墨之託寄,亦何异乎《风》《骚》。” 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 唐 、 五代及两宋词人,皆文章尔雅……甚至名伎高僧,顽仙艷鬼,託寄深远,属引湛冥。” 委托寄送。 清杨恩寿《坦园日记》卷七:“初十日,适有便赴粤西 ,託寄家书。” 网络解释:讬寄(1).付托。《晋书·张华传》:“会帝问 华 :‘谁可托寄后事者?’”(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相公宠擢之荣,托寄之重,自国朝已来,三者兼之甚鲜矣。”(3).谓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孙兴公 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 元 欧阳玄 《墨梅赋》:“彼翰墨之托寄,亦何异乎《风》《骚》。”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唐 、 五代 及两 宋 词人,皆文章尔雅……甚至名伎高僧,顽仙艳鬼,托寄深远,属引湛冥。”(4).委托寄送。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初十日,适有便赴 粤西 ,托寄家书。”字义分解 讬读音:tuō 1.同“托” 2.~。 寄读音:jì寄jì(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