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賨布的意思,賨布的拼音拼音:cóng bù 注音:ㄘㄨㄥˊ ㄅㄨˋ 结构:賨(上下结构)布(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巴人作为赋税交纳的布匹。引证解释:⒈ 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巴人作为赋税交纳的布匹。 《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 引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 国语词典:古代南蛮纳税用的布。 网络解释:賨布賨布是秦汉时湖南、四川一带少数民族巴人作为人头税交纳的麻布。古代巴人谓赋为賨。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汉在武陵蛮地区 (今湖南西部、湖北西南等地),“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在板收蛮地区 (今四川东部), 除罗、 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以外,余户每口每年交纳40钱,是为賨钱。字义分解 賨读音:cóng 中国秦汉时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亦指这些少数民族。 布读音:bù布bù(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2)姓。(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