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笺疏的意思,笺疏的拼音拼音:jiān shū 注音:ㄐ一ㄢ ㄕㄨ 结构:笺(上下结构)疏(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犹笺注。2.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大圜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三两人,不妄游狎,兄姊间,止牋疏而已。”《宋史·杨克让传》:“赵普守西洛,府中牋疏,皆希閔所为。” 引证解释:⒈ 犹笺注。 引宋曾巩《南轩记》:“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罔不毕载。” ⒉ 牋疏:章奏;书信。 引《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 网络解释:笺疏笺疏(jiān shūㄐㄧㄢ ㄕ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章奏;书信,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字义分解 笺读音:jiān 笺jiàn(1)(名)注解:~注。(2)(名)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便~。(3)(名)信札。笺jiān(1)注释:~注。(2)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3)书信:~札。~牍。华~。(4)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疏读音:shū疏shū(1)本义:(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4)(动)疏忽:~于防范。(5)(形)空虚:志大才~。(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7)姓。(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