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公社的意思,公社的拼音拼音:gōng shè 词性:名词 注音:ㄍㄨㄥ ㄕㄜˋ 结构:公(上下结构)社(左右结构) 造句 他说完就顺手把铁锨往雪堆上一插,从院子里匆匆推出自行车,风风火火直奔公社去了。 韩国放送公社说,敌对候选人在南部济州岛的得票不分轩轾,则预测大国家党在该选区赢得胜利。 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农村公社。 公社社员们设计了一架捆稻机。 没多久,全国征兵,他找了县人武部一名政委,对方为他从另一个公社调来了一个名额,结果上山下乡不到三个月,他就应征入伍了。 国庆黄金周期间,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将推出观影、民国大游行、拍照发微信朋友圈集赞、红色摇滚歌模仿秀、异国风情啤酒节等多项特色趣味活动。 马克思根据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属性,提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种思想。 他全家被下放到原莱阳县石河头公社西石河头大队。 人殉文化起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在一定的地区长期活动。 解释 词语解释:公社gōng shè 1. 古代官家祭祀天地神鬼的处所。 例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礼记·月令》。《疏》:“谓大割牲以祠公社,以上公配祭,故云公社及门闾者。”英munity;2. 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 3. 有自己的经济或[.好工具]社会观点并生活在一起的团体。 4. 曾经(1958—1978)在中国风行一时的政经合一的乡级组织。又叫“人民公社” 英mune;引证解释:⒈ 古代官家祭祀的处所。 引《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 ⒉ 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 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这个时期的社会形态便是氏族公社制度。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而以母系氏族公社制度为其典型的形态。” ⒊ 欧洲历史上的城市自治机关,如法国、意大利等国早期的公社。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初级形式。 ⒋ 无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形式,如法国 1871年的巴黎公社,我国1927年的广州公社。 引秦牧《长街灯语·寄北方》:“广州 ……一九二七年国内三大起义之一-- 广州公社起义就在这里爆发。” ⒌ 特指我国于1958年和以后成立的人民公社。 引赵树理《套不住的手》:“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 国语词典:古制二十五家为社,称为「公社」。 词语翻译英语mune德语Kommune (S), kommunizieren (V)法语mune网络解释:公社 (汉语词语)公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ōngshè,指中国古代官家祭祀天地神鬼的处所,也指一种社会形式或团体。《礼记·月令》等均有记载。字义分解 公读音:gōng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社读音:shè社shè(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