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白着的意思,白着的拼音拼音:bái zhe 注音:ㄅㄞˊ ˙ㄓㄜ 结构:白(独体结构)着(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好工具)亦作"白箸"。亦作"白箸"。 2.显明。 3.正税以外横取于民的苛税。 4.宋代官府向商铺买物﹐应付的价款往往短缺甚至拖赖﹐谓之"白着"。 5.谓酒喝得痛快。引证解释:⒈ 亦作“白箸”。 ⒉ 显明。 引《汉书·冯奉世传》:“威功白著,为世使表。” ⒊ 正税以外横取于民的苛税。 引《新唐书·刘晏传》:“初,州县取富人督漕輓,谓之‘船头’;主邮递,谓之‘捉驛’;税外横取,谓之‘白著’。” ⒋ 宋代官府向商铺买物,应付的价款往往短缺甚至拖赖,谓之“白著”。 引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和买、白著、折帛、折变,再倍而取,累其所入,开闢以来未之有也。” ⒌ 谓酒喝得痛快。 引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世人谓酒酣为白箸。” ⒍ 亦作“白箸”。指不占户籍的流民。 引清黄生《义府》卷下:“按白著,谓流民不占户籍,别於土著者,故谓之白著。此举本以搜括逃亡逋负为名,虽著籍不欠租者,亦指为逃亡而取之。故谓此等人户为白著,以掩其掊克之迹也。” 网络解释:白着bái zhe1.亦作"白箸"。 2.显明。 3.正税以外横取于民的苛税。 4.宋代官府向商铺买物﹐应付的价款往往短缺甚至拖赖﹐谓之"白着"。 5.谓酒喝得痛快。字义分解 白读音:bái 白bái(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6)(名)象征反动:~军|~区。(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8)姓。(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10)(动)说明;陈述:表~。(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12)(名)地方话:苏~。 着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zhe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