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调省的意思,调省的拼音拼音:diào shěng 注音:ㄉ一ㄠˋ ㄕㄥˇ 结构:调(左右结构)省(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征发和裁减。引证解释:⒈ 征发和裁减。 引《后汉书·樊宏传》:“今可先令太官、尚方、考功、 上林池籞诸官,实减无事之物,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 网络解释:调省diào shěng ㄉㄧㄠˋ ㄕㄥˇ调省(调省)征发和裁减。《后汉书·樊宏传》:“今可先令太官、尚方、考功、 上林 池籞诸官,实减无事之物,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 李贤 注:“调,徵发也。省,减也。”字义分解 调读音:tiáo,diào[ diào ]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省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