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脩禊的意思,脩禊的拼音拼音:xiū xì 结构:脩(左右结构)禊(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引证解释:古代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脩禊”。 宋张元干《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词:“脩禊当日兰亭 ,羣贤弦管里,英姿如许。”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譬若王羲之偕诸贤於兰亭脩禊,适高丽使者至,遂延之席末,流觴赋诗,文雅虽同,加此眼生者,便非诸贤气象。”参见“ 修禊 ”。 国语词典:古时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于阴历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 网络解释:脩禊名词xiū xì ㄒㄧㄨ ㄒㄧˋ脩禊古代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 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脩禊”。 宋 张元干 《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词:“脩禊当日 兰亭 ,羣贤弦管里,英姿如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譬若 王羲之 偕诸贤於 兰亭 脩禊,适 高丽 使者至,遂延之席末,流觞赋诗,文雅虽同,加此眼生者,便非诸贤气象。”参见“ 修禊 ”。字义分解 脩读音:xiū 1.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原义为干肉,古时弟子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金。束~。 2.同“修”。 禊读音:xì禊xì(名)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