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报聘的意思,报聘的拼音拼音:bào pìn 注音:ㄅㄠˋ ㄆ一ㄣˋ 结构:报(左右结构)聘(左右结构) 造句 又遣使张景报聘,称“大吴国主上书大唐皇帝”。 建德中,累迁小司寇,为使主,报聘于齐。 张敬的目光突然停在了报纸一角的缝隙处,在这里有一条报聘启示,不过这个启示太小了,一共就两行字,难怪张敬一直都没看到。 辛卯,遣鸿胪卿崔琳入吐蕃报聘。 一八九一年七月九日,循日本政府之邀请,李鸿章特派丁汝昌率定远、镇远等六舰驶往东京湾正式报聘。 秋,七月,暮末遣记室郎中马艾如河西报聘。 太上皇帝诏侍中斛斯文略报聘于周。 命祠部郎中徐复报聘,乃特于诏中疏平凉陷蕃者名氏,令归中国。 明年冬,虏使李道固报聘,世祖于玄武湖水步军讲武,登龙舟引见之。 世充乃遣其兄子琬及内史令长孙安世报聘,且乞师。 解释 词语解释:旧时指代表本国政府到友邦回访。引证解释:⒈ 谓派使臣回访他国。 引《左传·宣公十年》:“秋, 刘康公来报聘。” 国语词典:一种外交礼节。为答谢邻国的来访,而前往该国访问。《左传.宣公十年》:「诸侯之师伐郑,取成而还,秋,刘康公报聘。」也作「报命」。 网络解释:报聘报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ào pìn,意思是派使臣回访他国。字义分解 报读音:bào 报bào(1)(动)告诉:~名|~账。(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4)(动)报复:~仇|~怨。(5)(动)报应:现世~。(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聘读音:pìn聘pìn(1)(动)请人担任职务:~请|~任|~用。(2)(动)〈书〉聘问:报~。(3)(动)定亲:~礼。(4)(动)〈口〉女子出嫁:~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