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伏弢的意思,伏弢的拼音拼音:fú tāo 注音:ㄈㄨˊ ㄊㄠ 结构:伏(左右结构)弢(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韦昭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引证解释:⒈ 仆倒在弓套上。 引《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錡。中项,伏弢。以一矢復命。” 网络解释:伏弢伏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tāo,是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字义分解 伏读音:fú 伏fú(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7)(Fú)姓。(8)伏特的简称。 弢读音:tāo同“韬”。多用于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