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考课的意思,考课的拼音拼音:kǎo kè 注音:ㄎㄠˇ ㄎㄜˋ 结构:考(半包围结构)课(左右结构) 造句 西汉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发展,选官、考课、退休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导致官僚阶层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尽管如此,魏晋北朝制定的考课法仍具有积极意义。 对西方文官制度和中国古代官员考课制度作简要回顾和归纳。 阶级是圣朝大例,考课亦国之恆典,至于自炫求进,窃以羞之。 学校教育丧失了独立性,从教学内容到学生的考课,都以科举入仕为宗旨。 适逢新任道台德明抵琼,闻讯大喜,便亲临书院督察和考课,觉得“奎星亭卑小湫隘,非所以焕文明而腾士气”,遂筹资扩建。 北周时期更有人主张用儒家的标准来加强考课。 远在战国晚年,已有一大批中国古代的乌托邦主义者,在提倡选贤与能,在提倡考课与铨叙,其用意在规定一项政府用人之客观标准。 人口增殖也是地方官考课的主要标准,人多力量大,人口多赋税就多,兵员更充足,国家就强盛。 在唐宋两个朝代,考课制度的形式、方法、程序、法规等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并使考课制度走向成熟。 解释 词语解释:1.检查收成。2.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3.指.征敛的优等。 4.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 5.指考核学生的成绩。 引证解释:⒈ 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引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晋世杜预议攷课, 鎦毅议罢九品中正……皆可谓综覈事情矣。” ⒉ 指征敛的优等。 引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⒊ 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 引《东观汉记·张酺传》:“﹝刺史﹞考课众职。” ⒋ 指考核学生的成绩。 引《新唐书·选举志上》:“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网络解释:考课所谓“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总的说,考课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所以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封建社会里,考课制度各个朝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或详或略,或严或驰。唐代的考课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了。字义分解 考读音:kǎo 考kǎo(1)(动)考试:期~|他~上大学了。(2)(动)检查:~察|~勤。(3)(动)推求;研究:思~|~古。考kǎo(名)(死去的)父亲:先~|如丧~妣(像死了父母一般)。 课读音:kè课kè(1)(名)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下~|星期六下午没~。(2)(名)教学的科目:这学期共有五门~。(3)(名)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4)(名)教材的段落:这本教科书共有二十五~。(5)(名)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的行政单位:秘书~|会计~。课kè(1)(名)旧时赋税:国~|完粮交~。(2)(动)征收(赋税):~税。课kè(名)占卜的一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