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封泥的意思,封泥的拼音拼音:fēng ní 注音:ㄈㄥ ㄋ一ˊ 结构:封(左右结构)泥(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亦称“泥封”。古时简牍文书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加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好工具]谓之“封泥”。流行于秦汉时期。引证解释:⒈ 谓用泥封缄文书。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钤印,以防泄密、失窃。也有将简牍盛于囊内,在囊外系绳封泥者。盛行于秦汉。清末以来,此项遗物发现甚多。参阅清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 清刘鹗《铁云藏封泥》, 周明泰《续封泥考略》、《再续封泥考略》, 王国维《齐鲁封泥集存》, 马衡《封泥存真》。 引《后汉书·百官志三》:“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 ⒉ 此谓守关如封泥,后因以“封泥”喻据守雄关。 引《后汉书·隗嚣传》:“元 ( 王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国语词典: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词语翻译英语sealing clay, lute法语lut网络解释:封泥 (名词解释)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字义分解 封读音:fēng 封fēng(1)(动)基本义:封闭;封起来:封闭;封起来(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 泥读音:ní,nì[ ní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 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