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的四字词语趋之如鹜的意思,趋之如鹜的拼音拼音:qū zhī rú wù 词性:成语 注音:ㄑㄨ ㄓ ㄖㄨˊ ㄨˋ 解释 词语解释:趋之如鹜qū zhī rú wù (1) 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例如薰亦能诗,士趋之如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英go run mad about (after,for,on) sth.like a duck;scramble for sth.引证解释:⒈ 见“趋之若鶩”。 成语解释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茅盾《脱险杂记》:“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自然大家趋之如鹜。” 趋之若鹜 趋之如鹜作谓语、定语;指竞相追逐。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趋之如鹜趋之如鹜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ū zhī rú wù,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多含贬义,出自曾朴《孽海花》第27回。字义分解 趋读音:qū,cù[ qū ] 1. 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3. 鹅或蛇伸头咬人。 4. 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如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鹜读音:wù鹜(名)〈书〉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