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常伯的意思,常伯的拼音拼音:cháng bó 注音:ㄔㄤˊ ㄅㄛˊ 结构:常(上下结构)伯(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hAo86.缀衣﹑虎贲。"蔡沈集传:"有牧民之长曰常伯。"后因以称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等。引证解释:⒈ 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 引《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缀衣、虎賁。” 网络解释:常伯西周时指畿内地方官。《书·立政》说:“王左右、常伯、常任、淮人、缀衣、虎贲。”又说:“宅乃中,宅乃牧,宅乃准。”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以上下文比勘,“常伯”即是“牧”,即指王畿以内地方官。郑玄注:“殷之州牧曰伯,虞夏及周曰牧”(《书疏》引)或以为相当于汉的侍中,见《汉官仪》。汉人多以侍中比常伯,详王先谦《尚书孔传参证》。字义分解 常读音:cháng 常cháng(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3)(副)时常;常常:~来|~往。(4)姓。 伯读音:bǎi,bó[ bó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