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的二字词语仪制的意思,仪制的拼音拼音:yí zhì 注音:一ˊ ㄓˋ 结构:仪(左右结构)制(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礼仪制度及[.好工具]其具体规定。 2.仪态,形制。 3.官名。明清属礼部。引证解释:⒈ 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引《汉书·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復立北畤。” ⒉ 仪态,形制。 引宋苏轼《应梦罗汉记》:“明日至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 ⒊ 官名。 明清属礼部。参见“仪部”。 引《明史·职官志一》:“仪制分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 国语词典:礼仪制度。 网络解释:仪制仪制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í zhì,意思是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2.仪态形制。3.官名。明清属礼部。字义分解 仪读音:yí 仪(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3)(名)礼物:贺~|谢~。(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5)(Yí)姓。仪yí(名)仪器:~表|地动~。 制读音:zhì制zhì(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4)(名)制度:法~|所有~。 |